欢迎光临河南地方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房企开始抢乙方饭碗,能行吗?

不久前,碧桂园成立咨询公司的消息在业内传开。据碧桂园对外公开的信息,这家公司的初始团队22人,业务综合覆盖SSC、招聘、培训、人才发展、管理咨询等等,定位成为企业智力供应商。该公司不仅服务于碧桂园,也对外承接其他行业企业的服务需求。

碧桂园此举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。然而,这并非行业独例。在碧桂园之前,许多房企早已将产业链延展到地产上下游,甚至跨界其他行业,比如成立建筑企业、建材料公司、做代建服务、承接资产管理、输出营销服务、乃至做人力咨询等等。房企为啥热衷于涉足“乙方”业务?房企做“乙方”,会是一门好生意吗?


不甘于做甲方

房企盯上乙方的生意

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中,房企是资源的整合者。围绕房地产项目开发链条,一众的供应商为房企提供着不同的服务。房企是甲方,供应商们是乙方。

而随着房企不断完善产业链建设,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。

最典型的如代建,代建的业主 一般为房企、政府单位或金融机构,房企作为承建单位,为对方提供项目建设及操盘服务。 绿城管理、金地管理、中原建业等入局较早的房企,在代建市场已经做得风生水起,旭辉、朗诗、碧 桂园 、 龙湖 等也在加快布 局 代建的步 伐 。

金地集团旗下不仅有代建公司 金地管理,还有专门做装修业务的金地新家。金地新家不仅承接批量精公装业务,也可为小业主提供一站式的整装服务(硬装+软装)。

碧桂园成立咨询公司,在行业内也不算第一个吃螃蟹者,万科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“祥盈企服”,由万科旗下物管公司万物云全资控股。该公司主要提供人事、财务、IT职能人员招聘等服务。

诸如此类的做法可以说屡见不鲜。那么,房企为什么会盯上这些看似“边缘化”的小生意?


从职能部门到集团子公司

逆境之下房企寻求自我突破

从做甲方到做乙方,从一个部门到一家子公司,不仅仅是组织上的变化,更是经营逻辑的调整。在明源君看来,这可以说是鼓励、或者说是推动内部创业,倒逼这些部门完成从“专业化到市场化”的转型升级,如果业务成熟,最终甚至可以孵化成独立的上市公司。

1、内部市场化运作,实现降本增效提质

这两年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非常频繁,其中既有由于战略收缩而进行的合并优化,也有出于组织提效而进行的简化调整。而将职能部门独立成为一家子公司的做法,也是司空见惯了。

组织调整是服务于战略调整的。当前,降本提效是房企普遍的诉求,成立子公司的目的之一也是解决职能重复、实现资源共享、打破组织壁垒,从而实现降本提效。

去年,万物云CEO朱保全曾撰文对外发声,回应万科成立猎头公司的传闻。朱保全称,2019年万科对人力资源板块做了两次升级。

先是启动职能管理垂直化变革。将中后台人力、财务、综合(含行政与采购)部门从各地城市公司抽离,并由本部成立的“公司服务中心”做垂直管理,拉通属地差异 、沉淀专业能力、做到全国层面的资源集约与共享。从而解决属地重复建设与专业能力不足问题,也解决各业务单元间壁垒问题。

在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启动职能业务化尝试,将原公司服务中心升级为“企业服务事业部”,即“祥盈企服”公司。

“借助这一内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,倒逼职能部门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”。据介绍,凭借这一举措,2019年三个职能条线的管理效率提升了20%。

同样在去年,包括碧桂园、正荣在内的房企,将营销职能部门升级为营销公司,一方面为了应对强势的渠道,减少渠道费用的投入,另一方面,也是通过组织调整,倒逼营销条线提升效率,优化业务模式。据公开报道称,营销条线剥离出来成为集团子公司后,仍然继续为集团各区域提供服务,同时也不排除向外拓展业务机会。

可见,无论是营销、人力、财务亦或是其他部门,升级为子公司的出发点基本是一致,都是希望通过组织的调整,实现降本、增效、提质。

2、对外承接业务,“花钱”的部门也能自食其力

针对成立“慧捷咨询”这事,碧桂园还专门发布了一篇文章介绍其来龙去脉。在文中,碧桂园直言,“碧桂园的业务收缩了,这对于擅长持续大规模作战的人力团队算是‘灭顶之灾’,没仗打了,从归零思维看自然不需要继续养一支能征战的队伍,这就有了不得已的成分:成立公司,市场化养活自己。”

这段话应该说非常实诚。

将职能部门剥离出来,成立独立经营的子公司,倒逼这些原本“花钱”的部门学会自食其力,养活自己,不仅减少了对公司的负担,甚至还能创造额外的利润。

与此同时,将一部分员工“装进”子公司,对于提高房企的人效也有一定作用。

3、拓宽房企的赛道,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

去年以来,由于商品房市场持续疲软,房企现金流压力空前,收缩战略、精简组织已成行业常态。主流观点认为,房地产的市场容量,在经历了2021年18万亿的巅峰之后,已经触顶回落。多位业内大佬一致预估,行业规模将下降到10万亿左右。

这意味着,大部分房企的规模将随着下降,大量地产人将陷入“冗余”状态。再加之房开的利润不断削薄,房企也亟需寻找新的规模或利润增长点。

目前最被看好的代建业务,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。

在房企开发业务普遍下滑的当前,代建业务却保持这强劲的增长势头。以绿城管理为例,2022年上半年,公司经营收入12.58亿元,较上年同比增长16.4%;归属股东净利润达到3.6亿元,同比增长33.4%。绿城管理预计,今年全年的合约总面积或将超过1亿平方米。

金地管理董事长郝一斌对代建前景也很看好,其预测,到2025年商品房代建将从一个百亿元级的市场成长为千亿元级的市场。

对于这块蛋糕,各大房企斗殴蠢蠢欲动。绿城、金地、旭辉、朗诗等都在抢滩代建市场。旭辉就透露,仅2022年上半年就已拿下29个代建项目。


房企转型做乙方

对地产人来说意味着什么?

将职能部门剥离出去成立独立经营的子公司,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该条线的员工,对地产从业者来说,这也是一种信号,意味着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。

首先,心态要转变,告别“等、靠、要”

过去房企习惯于当“甲方”,习惯于当“管理者”,一部分地产人其实心态上还是有些优越感的。随着房企越来越多的涉足“乙方”业务,地产人的心态也要有所变化,一方面,要从习惯“管理别人”变成“被别人管理”,从向别人提要求下指令,变成接受要求,执行指令。另一方面,要从等、靠、要到自己动手,对自己的年度目标、业务目标也要有更强的紧迫感。

其次,要强化专业能力,靠实力吃饭

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过程,设计、施工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都有供应商协助完成,而房企各岗位则更多的扮演管理、协调的角色。这也是为什么,一些地产岗位常常被质疑为“二传手”。虽然这种说法比较极端,但也不可否认,一些房企内部习惯假手于人,以至于专业能力逐年退化。这几年备受吐槽的“渠道绑架论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
随着行业下行,房企降本提效的诉求愈发明显,越来越多房企倡议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”。将职能部门剥离出去成立子公司,无疑也是将专业水平放在市场中接受检验,倒逼各部门实现自我进化。

当然,房企转型做乙方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,自然少不了一些不足之处。比如很早之前就有房企成立自己的建筑公司、材料公司等,这些公司往往依赖集团订单,市场化程度不够高,对外竞争力不足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身处变革时代,变化就是最大的不变。对于地产人而言,只有实力过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。

点击下图重振自渠,让获客量轻松超目标!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河南地方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4 by 河南地方网 hn.xwxz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